1、前期準備
設備檢查
確認電氣火災痕跡物證制備裝置的靜電烤漆層完好無損,觀察窗的高溫玻璃也未見破損。
檢查交流/直流電源的輸出范圍(交流0-600V/直流0-200V)及負載功率(20kW/6kW)是否正常。
樣本處理
使用超聲波清洗機對待測導線表面的污垢進行清理,并通過體視顯微鏡對導線直徑(0.5-4.0mm2)進行初步檢查。
根據標準制備EDS成分分析樣品,確保金屬熔痕不受到二次污染。
二、實驗操作流程步驟。
故障模式的選擇
通過計算機界面選擇11種預設模式,包括單相短路和電弧故障等。
典型參數示例:過電流故障應建議設置在額定電流的150%至200%之間。
實時監控
同步記錄溫度范圍為0至1200℃、電流范圍為0至50A、電壓范圍為0至600V的曲線,采樣頻率為1000Hz。
1920P高清攝像頭全程記錄熔痕的形成過程,視頻自動保存到數據庫中。
三、安全提示
在操作電氣火災痕跡物證制備設備時,必須佩戴耐高溫手套。當試驗箱內溫度超過800℃時,嚴禁直接接觸。
當異常噪音或壓力波動超過±2%時,立即啟動急停裝置。
后續分析
物證提取
利用視頻顯微鏡定位典型的熔珠(直徑為1-3毫米,作為短路特征)。
采用掃描電鏡(SEM)微觀形貌分析法對樣品進行處理,依據GB/T16840.6標準對痕跡性質進行判定。
報告生成
系統會自動生成鑒定報告,其中包含溫度曲線和熔痕的顯微鏡照片。
需要將現場勘查的結論與其他數據進行對比驗證,以避免因依賴單一實驗數據而出現誤判。